10月22日,中鋁集團副總經理董建雄在2021中國國際礦業大會企業高管論壇上作了講話。
董建雄指出,多邊合作、資源共享既是是歷史的選擇,更是后疫情時代全球經濟發展與繁榮的基礎,這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客觀本質體現。
構建多邊合作的礦業命運共同體
任何一個國家(地區)都不會囊括取之不竭和用之不盡的所有資源和礦產,需要形成礦產資源的命運共同體,彌補各自的劣勢平衡世界的需求。如我國的稀土等資源供應全球大部分需求,長期有力地支持了全球相關的產業、產品和技術的應用及開發。
我國在鋁、銅、鋰、鈷、鎳等資源相對短缺,而冶煉加工能力強,技術水平高,產品供應著世界諸多行業(如汽車、建筑)。只有資源共享,才能保障我國對這些資源的安全供應,才能滿足全球供應鏈的穩定。
夯實礦產資源基礎
“全球市場環境動蕩不安,礦業市場波動起伏,國際形勢變化莫測,受單邊主義、貿易保護、資源民族主義等影響,多邊合作時好時壞,資源全面共享時有雜音。因此,我們在資源共享發展中應加大短缺資源的高效配置和儲備,規避各種情況下造成的供應鏈安全風險”。為此董建雄建議,我國應將鋁銅礦產資源等每年凈儲備量不低于當年的消耗量,以保持極端情況下的穩定供給。
他說:“這是一個底線,如果這個底線我們再突破了,可能不光是中國的供應鏈受到了影響,世界的加工制造業也會受到波及。”
儲備可選擇多途徑實現,既可通過礦權、礦石,也可以采取精礦、金屬進行儲存,充分利用已具備的金融屬性,采取多方聯合、經濟儲備保障安全,金融信貸機構向儲備單位提供適當支持。
實現高質量發展的綠色礦業
“既要金山銀山,更要綠水青山。”他表示,在國家相關政策的推動下,越來越多的礦山奏響了綠色發展主旋律,綠色礦山建設成為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主力。從綠色理念到綠色發展,礦業企業應主動轉型升級,進入高質量綠色發展新階段。
董建雄指出,綠色礦業發展模式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:
一是資源開發應追求資源利用高效化、生產工藝環;、礦山環境生態化的新路徑。
二是以環境更友好的開發方式,控制并減少能耗、物耗和廢棄物的排放。
三是加大生態環境恢復治理。
四是開發規劃應有序、適度與生態環境承載力相匹配。
近年來,許多礦山企業通過發展綠色礦業,實現礦業經濟的轉型升級,不僅走出了一條資源集約、安全環保、科學高效、綠色發展的新路,也練就了從“綠”中掘金的本領,更好地解決了資源供需,切實做到了環境保護與生態修復。
不負青山,終得金山。綠色礦業不僅是一個稱號,更是一個“品牌”,是政府、社會、業界對一家礦山企業的認可,有助于提升企業社會形象,是創世界一流企業的基礎與保障。